您现在的位置是:节点 >>正文

爆点,下动L的收大器益放一个赛道撬

节点662人已围观

简介作为一名长期跟踪DeFi赛道的观察者,ETH上海升级带来的变革确实令人兴奋。POS机制不仅改变了以太坊的底层逻辑,更催生出一个价值160亿美金的质押经济。在这个生态中,我注意到一个极具潜力的细分领域正在悄然崛起——LSDFI。LSDFI:质押经济的"二次方"创新记得去年参加以太坊开发者大会时,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让质押资产"活起来"。LSDFI的诞生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将LSD(流动性质押衍生品)... ...

作为一名长期跟踪DeFi赛道的观察者,ETH上海升级带来的变革确实令人兴奋。POS机制不仅改变了以太坊的底层逻辑,更催生出一个价值160亿美金的质押经济。在这个生态中,我注意到一个极具潜力的细分领域正在悄然崛起——LSDFI。

LSDFI:质押经济的"二次方"创新

记得去年参加以太坊开发者大会时,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让质押资产"活起来"。LSDFI的诞生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将LSD(流动性质押衍生品)与DeFi的创造力结合,就像给沉睡的资本注入了兴奋剂。想象一下,你持有的stETH不再只是躺在钱包里赚取5%的年化,而是可以通过各种金融乐高组合实现10%甚至更高的收益。

目前这个赛道还处于"婴儿期"。数据显示,整个LSD市场160亿美金的资金中,只有4亿流入了LSDFI协议。这种悬殊的比例让我想起了2020年的DeFi Summer前夕——当时总锁仓量(TVL)与市值的比例同样存在巨大缺口。

Pendle:收益管理的"瑞士军刀"

在众多LSDFI项目中,Pendle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第一次接触它的产品时,那种"原来收益还能这样玩"的顿悟感至今难忘。它的核心创新在于把未来的收益现金流变成了可交易的资产。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就像你买了一张年利率5%的定期存单,Pendle允许你提前把这笔未来利息打个折变现。比如现在1个ETH一年利息价值80美元,你可以在Pendle上用76美元(95折)提前锁定这个收益。对于长期持有者来说,这相当于获得了额外的资金利用率。

veTokenomics的良性循环

Pendle的经济模型设计相当聪明。3%的平台费用全部反哺给vePENDLE持有者,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锁仓越多→奖励越多→流动性越好→协议收入越多。最吸引我的是它的LP奖励放大机制——最高可达250%的收益加成。这不禁让我想起Curve的"投票挖矿"模式,但Pendle做得更极致。

从数据来看,1.5亿的流通市值在LSDFI赛道中确实被严重低估。考虑到90%以上的代币已经流通,后续的抛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让我联想到去年看到的LDO的早期数据——同样是小市值、高流通率的优质标的。

写在最后

在这个充斥着泡沫的加密世界,能找到Pendle这样叙事扎实、机制创新、数据健康的项目实属不易。作为一名经历过多个周期的从业者,我认为LSDFI很可能是下一个牛市中表现最亮眼的赛道之一。而Pendle凭借其独特的产品定位和精巧的代币经济,极有可能成为这个赛道的领头羊。

不过也要提醒各位,任何创新都伴随着风险。建议在充分理解协议机制后,从小额配置开始逐步建仓。毕竟在这个市场里,活得久比赚得快更重要。

Tags:

相关文章

  • 从数字货币到AI:软银的百亿豪赌正在上演

    节点

    作为全球投资界的风向标,软银集团最近的战略转向可谓是耐人寻味。这家曾经在加密货币领域大举撒钱的日本投资巨头,如今正在人工智能领域酝酿一场百亿美元的豪赌。孙正义的AI雄心记得去年底我参加硅谷的一个创投论坛时,就听到不少投资人在议论软银的转型。现在看来,这些传言正在成为现实。据可靠消息透露,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正在筹划一笔可能高达数百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投资计划。这位向来以眼光独到著称的投资人,显然又嗅到了下... ...

    节点

    阅读更多
  • 加密世界早报:巨头动作频频,市场酝酿新变局

    节点

    今早的加密市场可谓热闹非凡,各大玩家都在上演"加速跑"的好戏。说实话,作为一名跟踪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能明显感觉到整个赛道都在为下一轮爆发做准备。稳定币玩家开启技术军备竞赛Circle和Paxos这对老对手居然开始联手了,这让我想起去年熊市时他们还在互相较劲的场景。现在两家顶级稳定币发行商正与Bluprynt这家初创公司合作,测试一种全新的发行验证技术。简单来说,就像给每一枚稳定币装上"出生证明"... ...

    节点

    阅读更多
  • 场外交易:那些你不得不防的暗礁

    节点

    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必须得说,场外交易(OTC)确实像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它可以带你快速到达目的地,但也可能随时把你甩下马背。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投资者被它表面的光鲜亮丽所迷惑,最后摔得鼻青脸肿。迷雾重重的价格游戏记得去年帮朋友处理一笔加密货币OTC交易时,简直像是在玩捉迷藏。买卖双方各执一词,报价相差20%,就像两个蒙着眼睛的人在讨价还价。这种信息不对称在OTC市场简直是家常便饭... ...

    节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