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铭波的权者与争文风力之开发矿工
12月6日,比特币核心开发者Luke Dashjr在社交媒体上投下了一颗"炸弹"。这位比特币OG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火爆的铭文赛道其实是在利用Bitcoin Core客户端的一个漏洞。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参与比特币开发的元老级人物,他的话立即在加密市场掀起轩然大波。 说实话,这已经不是Dashjr第一次对Ordinals协议开炮了。记得今年2月,当大多数人还在观望这个新事物时,他就毫不客气地称其为"对比特币的攻击"。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5月铭文热潮最疯狂的时候,他和其他核心开发者的反对声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但当时市场正处于狂热状态,谁会在意这些"扫兴"的声音呢? 有趣的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ORDI价格暴涨两万倍后,Dashjr的一句话就能让3亿美元市值瞬间蒸发。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当你规模小时,没人会在意你;但当你足够大时,每个动作都会被放大检视。 很多人开始担忧:Bitcoin Core团队真有这么大的权力吗?作为一位长期观察加密行业的从业者,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Luke Dashjr绝对有资格说这些话。这位老哥2011年就加入了比特币开发,在代码贡献量上排名第14位。他不仅参与了比特币早期几乎所有重大事件,还在2016年推出了影响深远的BIP-2提案。 但问题在于,比特币不是靠某个人说了算的。这里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开发者就像是建筑师,他们可以设计蓝图,但真正盖房子的是矿工。2015年就发生过中国矿工集体反对扩容提案的事情,这充分说明了矿工话语权的分量。 说到矿工,这次事件最有趣的部分来了。鱼池创始人神鱼的评论堪称经典:"比特币不是以太坊,开发者说了不算。"这句话直接点明了当前局势的核心。 让我们看看数据:11月份比特币矿工收入达到11.5亿美元,其中铭文交易就贡献了约3870万美元。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减半压力下,这些额外收入简直就是矿工们的"救命稻草"。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矿工,会愿意放弃这块肥肉吗? 这场争论在东西方社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中文社区普遍持乐观态度,有人调侃说:"亚洲铭文火爆,美国矿工大挣钱,欧美开发者不认,欧美开发者和欧美矿工不得打起来了"。而英文社区则更关注网络拥堵问题,不少人支持Dashjr的立场。 慢雾科技创始人@evilcos的观点很中肯:Taproot带来的不只是垃圾交易,还有生态繁荣。如果真要修复,也要有更好的替代方案。这种理性声音在当前情绪化的讨论中显得尤为珍贵。 回顾2017年的分叉事件,我们会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这次不同的是,整个社区都更加成熟了。矿工、开发者和用户都积累了丰富经验,不太可能重蹈当年的覆辙。 在我看来,最有可能的结局是各方达成某种妥协。毕竟比特币从来都不是靠强制,而是靠共识前进的。也许正如一位资深从业者所说:"没有人可以代表比特币,实在不行就硬分叉。"这句话虽然简单,却道出了比特币去中心化精神的真谛。 铭文风波远未结束,但它再次向我们证明:在比特币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一方能够独揽大权。这种制衡恰恰是比特币最迷人的特质之一。一场由来已久的矛盾
开发者到底有多大权力?
矿工的真实立场
社区的分歧与共识
未来的可能走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比特币15年风雨路:从12美元到30万美元的逆袭传奇
- 一位技术乐观主义者的自白:我为何拥抱d/acc理念
- USTC暴跌60%,抄底机会来了?这些赛道或成下一波热点!
- 币圈老鸟都懂的五个真相,你中招了吗?
- 市场震荡中这4个潜力币种正在蓄势待发
- 市场波动中的生存之道:如何在震荡行情中锁定收益
- 加密界的超级网红:谁才是社交媒体的真正王者?
- 当币安遭遇美国监管铁拳:这对加密行业意味着什么?
- 一位加密投资老兵的五年实战感悟:在数字丛林中的生存法则
- 加密货币帝国的陨落:从币安43亿罚单看美国监管重拳
- 芒格的智慧:一位投资大师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 Blast投资背后:我们为何押注这个革命性的以太坊L2?
- 从Ronin回家看以太坊生态的必然趋势
- 11.24早盘行情观察:数字货币市场或将迎来转机
- 11月27日区块链早报:CZ面临重刑、日本税务严查、香港诈骗案频发
- 币圈走势深度剖析:链游独领风骚,大盘何去何从?
- 币市风云录:BTC双底现生机 ETH受压难突围 OKB成市场宠儿 名人币割韭菜套路再现
- 财富密码:800点盈利狂欢,这次我又带大家吃上肉了!
- 链游的困局:当游戏沦为金融工具的外衣
- 日本区块链监管全景:一个成熟市场的成长故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