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下热潮一个来袭加密交易将成所I谁
最近加密圈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Kraken、Gemini和Bullish这几家交易所都在摩拳擦掌准备上市。作为一个见证过Coinbase当年IPO盛况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感叹市场风向真是变了。 还记得前些年美国政府对加密货币那种"要么不管、要么打压"的态度吗?就在上周,白宫突然发布了一份166页的数字资产报告,SEC主席也公开谈论"加密项目"计划。这感觉就像严冬过后突然迎来春暖花开。 说实话,这种政策转向来得正是时候。自从2021年Coinbase上市后,加密企业IPO几乎就停滞了。现在好了,监管环境逐渐明朗,私营企业终于可以重新考虑上市这条路。这不,Circle已经打响了头炮,其他几家大所也都跃跃欲试。 说到Coinbase的IPO,那场面至今记忆犹新。2021年4月,650亿美元的估值,开盘价381美元,简直就是加密行业的高光时刻。但你知道吗?当时他们96%的收入都来自交易手续费,这个模式现在看来实在太单一了。 有趣的是,Coinbase这几年悄悄完成了华丽转身。到今年第二季度,他们的订阅和服务收入已经占到44%。这就像一家餐馆,原来只卖汉堡,现在不仅卖套餐,还提供外卖服务和会员特权。 现在准备上市的这几家,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Kraken就像个稳重的老大哥,2024年营收15亿美元,还收购了NinjaTrader。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华尔街老手,现在准备换个更大的舞台。 Bullish则是个后起之秀,交易量冲到19.5亿美元,还收购了CoinDesk。这操作就像个新锐玩家,既要抢占市场,又要掌握话语权。 Gemini相对低调,但别忘了他们发行的GUSD。就像个小而美的精品店,虽然客流不如大商场,但有自己忠实的客户群。 说到交易量,这里头可有讲究。就像菜市场里有的摊位会把同一条鱼反复称重,某些交易所也存在"往返交易"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有些平台高达22%的交易量可能是刷出来的。 我见过最夸张的例子:有人在同一秒内以几乎相同的价格买卖相同数量的比特币,这不是明摆着在刷单吗?这种把戏在业内其实心照不宣,但投资者可得擦亮眼睛。 Coinbase的成功告诉我们,光靠交易手续费是走不远的。现在这些准备上市的交易所,谁能真正转型成为"加密界的支付宝",谁就能赢得市场青睐。 说真的,看着这些交易所从单纯的交易平台,慢慢变成集交易、理财、信息服务于一身的超级应用,感觉就像在看一场精彩的商业进化史。明年的IPO季,绝对值得期待。政策东风助力加密企业
Coinbase的转型启示录
三强争霸赛
交易量里的猫腻
未来会怎样?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8.22数字货币市场观察:BTC与ETH关键点位解析
- 劣币驱逐良币?揭秘格雷欣定律如何影响你的钱包
- 市场惊魂后是机遇?资深交易员告诉你如何抄底布局
- 币圈惊现狼来了戏码:XRP遭13%暴力拉盘背后的真相
- 艺术与区块链的完美邂逅:波场TRON携手顶级基金会打造巴黎艺术盛宴
- 11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当暴风雨前的宁静遇上CPI数据风暴
- 亲历FTX崩盘的48小时:一个职场新人的惊魂日记
- DePIN为何成为Web3破圈的关键推手?
- Frax Finance:稳定币赛道的一场革命性实验
- 比特币生态新玩法:Bitget如何抓住BRC-20的风口机遇
- 探索Taproot资产发行的奥秘:如何在比特币上创建数字资产?
- Fetch.AI代币爆发式增长:这波AI浪潮还能持续多久?
- 稳定币的双面刃:新时代金融秩序的挑战与机遇
- 360万美金灰飞烟灭:Raft协议遭闪电贷攻击始末
- 2024亚洲区块链节:一场不容错过的科技思想盛宴
- 区块链周报:行业风云变幻,监管收紧与技术突破并存
- 警惕!披着USDT外衣的新型传销骗局正在蔓延
- 市场震荡中的投资智慧:背离信号暗藏玄机
- 11月14日比特币与以太坊行情解读:市场震荡中的机遇与挑战
- DeFi借贷协议深度解析:利率期限的奥秘
- 搜索
-